日本干细胞:胰岛素注射深度你把握好了吗

  很多糖友觉得胰岛素注射越深吸收会越好,所以,常常会将胰岛素注射至肌肉层。其实注射过深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,不仅增加了低血糖风险,还会过早的出现并发症,而且过深注射还会增加疼痛感。反之,如果注射部位进针太浅,只扎到表皮层,则胰岛素吸收减慢,也不利于血糖控制。所以胰岛素应当被注射到皮下层。

   为了确保糖友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层,要学会选择合适的针头、正确捏皮、掌握正确注射角度三个方面。

    一、选择合适的针头

  最好选用短而细的针头。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针头规格如下:

  如:5mm×0.25针头的外径为0.25毫米,长度为5毫米,比8mm×0.25(长度为8毫米)针头短38%,由于它超短,所以在注射时无需捏起皮肤就能保证将胰岛素注射在皮下层,操作起来非常方便,在皮下脂肪较薄的手臂、大腿上进行自我注射也无须捏起皮肤,有利于注射部位的轮换。

   

  对于皮下脂肪较少的瘦型人群来说,如使用8毫米针头不捏起皮肤注射,胰岛素将会被注射至肌肉层;但使用5毫米针头,即使不捏起皮肤注射,也不用担心会将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。

    二、学会正确捏皮

  皮下脂肪较少(即:皮肤与肌肉的距离短于针头长度)的人,捏起皮肤可以使该部位的皮下脂肪深度变大,能够有效提升注射安全性。

  捏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。如果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,很有可能将肌肉及皮下脂肪一同捏起,导致注射过深(到肌肉层)。

    三、注射技术,掌握正确的注射角度

  如果针头较长或皮下脂肪较少,为保证将胰岛素注射至皮下层,在不捏皮的情况下可以45°角进行注射,以降低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。

  (不捏皮的情况下以45°角进行注射)

  总之,建议您最好选择长度为4mm或5mm的针头注射胰岛素,对于特别消瘦或是使用8mm及以上针头的人群,需进行捏皮注射或45度角注射,以免注入肌肉层,造成血糖波动过大等不利情况的发生。

  

  日本干细胞疗法

  通过对于干细胞进行分离、体外培养、定向诱导、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,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、正常的甚至 更年轻的细胞、组织或器官,并较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。

  干细胞技术较显著的作用:能再造一种全新的、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、组织或器官。

 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重要作用

  1、修复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、恢复或增强其功能

  2、恢复/重建/巩固人体的健康系统平衡

  3、有效防治衰老疾病问题

  日本干细胞疗法的特点

  来源于自己的细胞

  没有医疗理论方面的问题

  不需要遗传基因

  暂无导致癌化的报告

  拥有多种分化功能

  采取时对身体伤害小

上一篇:
下一篇: